它一叫,让人似乎回到了捉蝈蝈,养蝈蝈的童年时光,勾起了众人的美好回忆。

guoguo1

有谚语说:“蝈蝈叫,夏天到”。夏天,除了有蝉鸣,蛙叫,蝈蝈也是夏天交响乐的一员。蝈蝈,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,不过,颇受人们的喜爱,很早以前就被古人当作宠物饲养了。从古至今,还流传着许多奇文秘事,你知道有哪些呢?

蝈蝈浪漫的鸣叫声

蝈蝈,也叫螽 (zhong, 一声) 斯,蝈蝈是螽斯的俗称。这是一种特别善于鸣叫的昆虫,可以说是昆虫音乐家的佼佼者。其鸣声各异,有的高亢洪亮,有的低沉宛转,或如潺潺流水,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。

不过,让人惊讶的是,蝈蝈其实没有声带,平时发出的鸣叫,靠的是摩擦翅膀上的发声器官。摩擦越强劲有力,叫声愈大,清亮的叫声,有金属般的声响。并且,更有趣的是,夏夜里,能发出鸣叫的是雄性蝈蝈。雌性蝈蝈是“哑巴”,不能发声。好在,雌性蝈蝈有听器,可以听到雄性蝈蝈的呼唤。当雄蝈蝈鸣叫时,大概率就是用来吸引雌蝈蝈,寻找恋人。

不过,当蝈蝈受到惊吓或遇到危险时,也会叫一两声,不过声音较为急促。当两个雄蝈相遇时,互相也会鸣叫

另外,如果蝈蝈遇到开心的事,比如嗮太阳或吃到美食时同样会产生鸣叫。

这样一看,蝈蝈的鸣叫声,是不是听起来更有趣了呢。

古人喜欢养蝈蝈

作为鸣虫,古人对于蝈蝈这类小动物尤其喜爱。早在上古时期便开启了“虫膜拜”的先河。

比如,大禹治水的英雄大禹,大禹的名字就是根据蝈蝈儿来的。甚至可以说蝈蝈儿就是大禹氏族的图腾。

到宋代之时,人们生活富足,提倡及时享乐。而蝈蝈娇小玲珑的外形,非常适合把玩,于是就把蝈蝈当作宠物来养逐渐兴起。

而在明代,饲养蝈蝈从宫廷到民间就已经较为普遍,因其外观灵巧,叫声清脆,寓意美好而深得人们喜爱。

到了清朝,更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蝈蝈潮,从康熙,乾隆直到宣统,许多皇帝都喜欢蝈蝈。达官贵人也几乎都有养蝈蝈的爱好。各式各样的蝈蝈笼子,用手一提,就像遛鸟一样到茶馆喝茶。民间市井中也到处有叫卖声,熙熙攘攘,颇具风气。

乾隆游西山,听到满山蝈鸣,满心欢喜,和特地赋诗一首:”雅似长安铜雀噪,一般农候报西风“。

蝈蝈的有趣传说

蝈蝈也有许多有趣的传说,清乾隆时期就有“万蝈来朝”的经典故事。

当时清宫里,有一个给乾隆皇帝饲养蝈蝈的地方。为了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讨彩,他们要培养出一万只蝈蝈,然后在大殿的门外挂着。不过蝈蝈在冬天,外面太冷,它们是不会叫的。于是在正月初一这天,就摆放在金銮殿内。

蝈蝈对温度十分敏感,感受到热时就开叫,一只一只地叫着。

当乾隆来到金銮殿的时候,一万只蝈蝈儿一起鸣叫,真是万蝈来吵啊,借谐音寓意“万蝈来朝”。

养蝈蝈的器具

根据小说《开元天宝遗事》里描述,唐朝宫廷的嫔 (pin, 二声) 妃们到了秋天都有一个习惯。等天气逐渐转凉后,她们会抓一些蝈蝈放在黄金做的小笼子里,然后放在枕边。到晚上就可以听到它们悦耳的鸣叫了,当时唐朝人争相模仿。

在炎热的夏季,蝈蝈一般养在小笼子里,散热透气。但到了冬天,为了抵御寒冷,蝈蝈就需要养在一处温暖舒适的地方,于是葫芦器开始出现了。葫芦的作用是冬天保暖,可以优化蝈蝈的叫声,便于携带和玩赏。

寓意文化

《螽斯》有云:“螽斯羽,揖揖兮。宜尔子孙,蛰蛰兮。”

蝈蝈善于鸣叫,繁殖力强,有多子多孙。

也有文物专家认为蝈蝈与国谐音,因此带有对国家富足的美好祝愿。

古人很羡慕蝈蝈强大的繁殖能力,在当时生产力匮乏的时代,体现出人们对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。

今天人们还用来祝福新人,“螽斯衍庆,如鼓琴瑟”,意思是儿孙满堂,夫妻琴瑟和鸣,感情和谐

在玉雕里,蝈蝈还常和白菜组合在一起,两者都是受人喜爱的题材。白菜上有了活蹦乱跳的蝈蝈,使财变成了活财,隐喻财源滚滚而来。

蝈蝈翅膀挺须,似乎喝足了朝露在仰头鸣叫,还有步步高升,家财万贯之意。

guoguo2

guoguo3

guoguo4

guoguo5